2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吉林要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坚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我州干部群众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途径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备受激励。大家纷纷表示,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心聚力推进吉林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
光东村村民:
不负嘱托加油干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月8日晚,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村部里早早就坐满了村民,大家守候在电视前等待观看《新闻联播》。

村民集中观看《新闻联播》
听说习近平总书记8日来到吉林省,村民们难抑心中激动,自发赶来观看新闻。当总书记的身影在电视画面中出现,大家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认真聆听总书记讲话。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视察时深情嘱托,“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
10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指引下,光东村在探索中勇于求变、积极转变、务实谋变,村民们发展信心足了、思路变了、办法多了,路越走越宽了,日子越来越好了!
“总书记的真心关怀,暖到了我们光东人的心窝子里。他的心和我们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每每回想起当年总书记坐在农家大炕上和大家唠家常、嘘寒问暖的情景,村民们心中仍是暖融融的。
“听了总书记的讲话,真真切切感受到国家对农村、对农民的重视。总书记10年前来到我们村,他提出‘要来个厕所革命,让群众用上干净卫生的厕所’,如今我们用上了跟楼房一样的水冲厕所,生活更加便利、卫生。这两年村里变化非常大,基本上都是新房子,有了自来水,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路也宽了,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夏天有场地打门球,冬天就去村里的老年活动室娱乐,一点不比城里的生活差!”村民王丹丹认真聆听了新闻中总书记的讲话后激动地说。
吉林省铭睿文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丽娜是光东村优秀的返乡创业代表,她表示,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感觉农村的未来更有希望了。总书记指出“要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利用冰雪、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业”,我们这几年围绕稻田作“文章”,打造了稻田火车、拖拉机农场、稻田咖啡厅、田间美食等旅游项目。还通过多种乡村研学课程体系,将光东村打造成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国家级农耕文化实践营地。以旅游引领、农业创新、科技赋能,三产联动提升大米附加值,并通过网络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光东村的农业观光(资料图)
作为光东村的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金宪在聆听完总书记讲话后,比大家更振奋、更激动,也产生了更多关于光东村未来发展的思考。他说: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曾视察光东村,后来回信嘱托我们要‘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10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整合土地资源,创办大米加工厂,打出自己的大米品牌,每年2000吨的产量供不应求。我们还将绿色主导产业与休闲旅游农业、民族文化特色相融合,积极发展农业观光、民族特色餐饮、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带动村民就地就业,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4万元。这几年,我们积极推动旱厕改造、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村屯绿化美化亮化。”
“接下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持续加大力气,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让班子队伍、党员队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党建+旅游’,持续抓好研学、农旅等方面工作,让村民的收入持续提高;持续做好基础设施、美化绿化亮化,让村屯美起来、亮起来。抓住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为总书记视察光东村10周年献礼!”金宪充满信心地说。
吉林敖东延吉药业:
牢记使命谋发展
让百姓吃上放心药
2月9日一大早,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们一上班就来到会议室,共同观看前一晚《新闻联播》中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吉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的新闻。员工们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认真聆听总书记的每一句讲话。

员工们在收看新闻
“昨晚,我们在家观看了新闻,看到总书记再次来吉林都倍感振奋。今天,公司又组织大家共同观看总书记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的新闻,共同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让我们在振奋之余也深感使命重大。”总书记的讲话如春风化雨,催人奋进,让敖东人在新年伊始干劲倍增。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企业,勉励他们跟踪生物制药前沿动态,加强技术研发合作,努力打造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为攻克人类疾病难题、促进群众身体健康多作贡献。这是总书记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用药安全的深切牵挂,同时也是对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殷切希望,给企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
10年来,敖东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和殷殷嘱托,以质量为根、以创新为擎,从产品源头抓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确保企业生产的每一支、每一粒药让患者放心使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我听后十分激动。10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不断提高产能,建造了冻干粉针二车间的升级车间,车间包括了五条生产线,分别是冻干粉针生产线、输液软袋生产线、玻瓶输液生产线、抗肿瘤生产线以及吹灌封生产线,购买了目前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生产更稳定、更高效,产品质量更有保障。”针剂二车间主任于瑶在观看完新闻后激动地表示,“这些年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习总书记到公司视察时的场景,这是对我们公司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们敖东人的一种鼓励和鞭策。作为一线生产的管理者,我会一如既往脚踏实地的把工作做好,严把产品质量关,控制好关键风险点,确保我们生产出的每一支药、每一粒药都安全、可靠、放心。”

公司针剂生产车间
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是敖东人10年来始终秉承的企业发展之道。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尤海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指示,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据他介绍,10年来,公司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力激活创新引擎。近几年,公司新产品陆续获批上市,目前正在进行30多个品种的仿制药研发工作,这不仅是公司研发实力的有力彰显,更是迈向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步。
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公司敏锐捕捉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陆续投入10多亿元,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及生产线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政造,构建起了现代化制药产业新格局,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敖东集团的正确领导下,深耕创新发展与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跟踪生物制药前沿动态,加强技术研发合作,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全力打造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为攻克人类疾病难题、促进群众身体健康贡献敖东力量”,尤海涛信心满满地说。
延边博物馆:
立足馆藏谱新篇
搭建民族团结进步新平台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边,第一站便来到延边博物馆。“总书记听取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规划建设情况,参观了延边州成就展和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展。他对朝鲜族的风俗文化很感兴趣,特别认真地观看文物,还不时地提出各种专业问题……”虽然10年过去,但回想起当时的每一个细节,延边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都历历在目。

延边博物馆(资料图)
看了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吉林的新闻后,全馆上下群情振奋。馆长金明华表示,“总书记在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后指出,吉林是多民族聚居地区,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着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着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民族地区的文博工作者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
延边博物馆是一座集地方历史和朝鲜族民族特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已走过65年的历程。多年来,延边博物馆依托延边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以精美的展览设计和丰富的内涵生动展现了延边的沧桑巨变,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游客前来参观
金明华介绍,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延边博物馆后,全馆上下牢记总书记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要成体系、要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让文物活起来”的殷殷嘱托和指示精神,通过不断改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丰富展览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观众前来参观,2023年接待观众45万人次。
10年来,延边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成为人们了解延边和延边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延边城市文化的闪亮名片。近年来,该馆积极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与其他博物馆开展交流展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去年,延边博物馆又完成了基本陈列的全面改造提升,推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延边历史文化陈列》广受好评,自去年9月3日开展以来接待观众近30万人次。近年来,延边博物馆先后获得了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谈及延边博物馆今后的发展,金明华表示,“我们将认真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延边历史文化陈列》,通过做好对展陈的讲解和举办系列教育活动,讲好延边丰富生动的历史文化,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历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着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挥好主阵地作用。加强文物的保护利用,举办各种特色展览,开发特色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不断满足群众的需求。继续做好与其他博物馆的交流展览,多走出去,不断扩大传播范围,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贡献博物馆力量。”

游客关注延边民俗文化
亲历过总书记视察延边博物馆的该馆社会教育部主任李慧杰,得知总书记来吉林的消息后分外激动。她表示,“在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让我感到作为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对未来工作的开展充满了激情和动力。10年来,总书记视察延边博物馆时的那份感动一直激励着我们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文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手段。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深度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策划品牌教育项目,走进学校、乡村、社区、军营和基层单位,努力增大受众群体的辐射面,提升博物馆文化影响力,充分发挥教育阵地的作用。10年来,全馆共接待观众近200万人次,讲解2.6万场次,开展各类教育活动700余场次,成为推介延边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入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今后,我们将继续牢记使命,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新阵地而不懈努力!”
来源:延边晨报 掌上延边
初审:崔蓉英
复审:周静
终审:武巍巍